当前位置: 首页 >>创业指南

華燦光電蹭上AI眼鏡暴漲141%,京東方“斬獲”18億浮盈

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8:13:35   发布者:搖手觸禁網

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
來源:環球老虎財經app

2023年京東方花費近21億元取得LED芯片企業的控股權。現如今,伴隨著華燦光電持續上漲,這家麵板巨頭企業持有該公司的股票市值已超38億元,浮盈約18億元。

近期大漲的華燦光電令其“東家”京東方收獲了約18億元的浮盈。

1月3日,華燦光電上漲12.62%,近12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近70%,股價持續刷新階段新高。

作為LED芯片供應商,華燦光電能夠如此活躍的背後離不開AI眼鏡概念的加持。據了解,近期AI眼鏡新品持續推出,而各界也紛紛對這一新事物超高預期,更有觀點稱其即將實現“由0到1”的產業“破局”。

另一邊,華燦光電暴漲也“喂飽”了一眾股東。比如,2023年成為控股股東的京東方,彼時其以20.84億元成為華燦光電“新主”,而隨著後者的暴漲,目前京東方持有公司股份市值約38.17億元,浮盈約18億元。

進一步剖析京東方入股華燦光電背後發現,除了純投資屬性外,這家麵板巨頭企業實則也在布局著轉型。近年來,MLED發展勢頭迅猛,而華燦光電正處MLED上遊。

浮盈18億的京東方

1月3日,華燦光電繼續走強,收漲12.62%,收盤價為10.26元/股,股價也刷新自2022年2月以來的新高。拉長時間來看,自2024年9月1日至今,華燦光電股價漲幅超過141%。

消息麵上,作為AI應用端落地的重要一環,近期火熱的AI眼鏡可謂是“助燃”了華燦光電。

據悉,當前AI眼鏡產品正進入密集發布期。2024年12月19日晚,閃極科技麾下“閃極AI拍拍鏡”問世,這也是國內首款量產AI拍攝眼鏡;三星預計在2025年1月發布搭載穀歌Gemini大模型的AR眼鏡;雷鳥將在2025年一季度發布AI眼鏡“V3”;小米AI眼鏡預計2025年二季度發布;Gyges Labs也預告會推出AI+AR眼鏡……

而各路機構也紛紛對AI眼鏡持樂觀態度。2024年12月24日,發布研報稱,AI智能眼鏡具備信息獲取和交互的便捷性,相比於手機、電腦等傳統電子終端,能夠解放用戶雙手,是未來發展AI應用的高潛力載體;也指出,智能眼鏡是AI+終端落地的最佳方向之一。

根據XR產業研究機構WellsennXR預測,2025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或達400萬支,2030年有望達8000萬支。

資料顯示,AI眼鏡產業鏈包括顯示、光學、結構件、電池、交互等多個細分。華燦光電則為LED芯片供應商,隸屬其中的顯示方向。

12月19日,在與等多家投資機構的調研活動中,華燦光電也明確表示,公司AI眼鏡客戶涵蓋創業公司、消費電子企業及互聯網公司,目前已進入研發試樣及方案驗證階段。

股價一路暴漲之下,也讓此前入主的京東方享盡了股權增值盛宴。

目前,京東方合計持有華燦光電3.72億股,占總股本比例為23.01%,是公司控股股東。依照1月3日收盤價計算,其持股市值達38.17億元。

回溯過往,2023年8月10日,華燦光電發布公告稱,京東方以20.84億元認購公司所發行的3.72億股股份;交易完成後,京東方持有公司23.01%股份並控製26.53%表決權,成為公司控股股東,公司實控人則由珠海國資委變更為北京電控。

按此計算,京過華燦光電已實現約18億元浮盈。

麵板巨頭的盤算

縱觀麵板行業,長期以來業內主要技術路線為LCD(液晶顯示)。京東方2023年年報顯示,其LCD整體及五大主流領域產品出貨量、出貨麵積居全球第一,可見,公司的最主要著力點也正在此。

不過,麵板行業的進步較快。伴隨著技術成熟及成本下降,各項性能均出色的OLED技術開始嶄露頭角,很快與LCD一同位居麵板主流顯示技術之列,並在中高端手機領域對LCD技術進行了替代。

近些年,憑借著更優質的自然顯示效果,作為LCD技術創新的Mini/Micro LED(MLED)技術也開始起勢。以下遊需求端作為驗證,MiniLED電視自2020年規模化後,出貨量已從當年150萬台提升到2023年的400萬台,而在此期間,全球彩電出貨量其實並無顯著增加。

OLED、MLED已成為新趨勢,所以在顧及LCD“基本盤”的同時,京東方的發展重心亦向前述兩大新領域傾斜。而“拿下”華燦光電,可視作京東方在MLED上遊的LED外延片及芯片處“落子”,是一種典型的完善產業鏈布局行為。

事實上,京東方對於MLED的布局亦不止華燦光電一處。

在MLED關鍵設備層麵,京東方與美國MLED巨量轉移設備廠商Rohinni合資成立BOE Pixey,向Rohinni采購固晶設備;放眼國內,京東方在固晶設備層麵也有廠商布局,如、等。而在MLDE封裝及終端層麵,京東方擁有子公司晶芯科技。

此外,京東方對MLED亦有擴產。2022年10月31日,公司發布公告,下屬控股子公司擬投資建設應用LTPO技術的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,主要產品包含MiniLED直顯背板等高端顯示產品。

據悉,該項目總投資290億元,京東方負責籌集115億元。2024年12月26日,項目A標段已通過竣工驗收,2025年有望量產。

再著眼MLED成果可以看到,京東方Mini LED技術已經在紅旗車型上量產應用,公司還將供貨明基首款玻璃基主動式Mini LED遊戲顯示器。

不過,雖然相關進展如火如荼,但MLED對京東方的貢獻依然偏小。

2022年、2023年,京東方通過MLED業務分別取得營收16億元、29.02億元,而營業成本高達則達17.1億元、32.26億元。

京東方2024年中報顯示,MLED業務實現營收40.33億元,占營收比重為4.32%,較上年同期提升約2個百分點,同比增速為115.95%。同期,作為公司第一大細分的顯示器件業務取得營收780.1億元,占營收比例超過八成。

華燦光電何時扭虧?

有了京東方作為“靠山”,華燦光電的未來似乎更有了底氣。不過從經營層麵上看,公司的業績依然不佳。

2023年,華燦光電實現營收29.03億元,同比增長23.28%,扣非淨利潤為-9.317億元,同比下滑126.21%。2024年前三季度,華燦光電營收同比增長48.73%至29.53億元,扣非淨利潤實現-4.364億元,同比增長31.18%。

剖析華燦光電業績背後,可以發現其產品似乎呈現“銷售量大但收入有限”態勢。

以2023年為例,當年度公司LED芯片銷售2140萬片,同比大幅上升110.66%,銷售毛利率為-12.59%,同比減少26.68個百分點;公司LED襯底片賣出3037萬片,同比增加2.93%,銷售毛利率為-32.87%,同比減少29.94個百分點。

再來看2024年上半年,公司LED芯片銷售量同比增長81.89%,銷售收入同比上升46.64%;公司LED襯底片銷售量同比增長52.82%,而銷售收入同比上升44.3%。

對此,華燦光電的回複是,LED行業終端市場需求疲弱使得整體庫存去化緩慢,新玩家入局後競爭加劇,市場價格承壓;公司施行“滿銷促滿產”策略,導致各季度產量及出貨量有明顯提升。

另據華燦光電2023年年報提及,2023年全球LED芯片總產值約23億美金,同比下降16%,而各LED廠商也紛紛加速Mini LED、高光效、車用等高端出貨。

綜合而言,供應充沛導致LED芯片價格持續承壓,是華燦光電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往後看,在老舊LED燈二次更換、 Mini LED背光電視、車載、AR/VR/MR等因素刺激下,下遊需求側放量是未來趨勢,故需求層麵有望向好。需要注意的是,需求層麵向好之際,LED芯片的產能供給可能也不會有減少。

因此,華燦光電因產品價格所形成的業績痛點能否解決,或仍需驗證。

據研報,中國LED外延芯片市場第一梯隊為Soft-Epi、IQE、plc Lumentum等外企,第二梯隊則為、華燦光電、、等國內廠商。TrendForce統計顯示,2021年國內LED芯片市占率第一的企業為三安光電,份額達31.7%,而華燦光電以14.3%位居第二。

對於華燦光電而言,當下公司依然可以借助京東方有一番作為。特別是在虧損的同時,能否進一步開拓客戶進一步提升市占率,是潛在看點之一。

Tags:

推荐文章